「刷牙」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,多數人從小接受三餐飯後都必須刷牙,才不會蛀牙的養成教育。這樣的觀念我們看似都聽過,為何台灣罹患輕重不一牙周病問題的人數卻仍居高不下呢?

根據衛福部105年統計,有7 成 5 國人每天至少刷牙 2 次,卻有高達 9 成 9 國人有輕重不一的牙周疾病。除此之外,6 歲以下兒童的蛀牙率更是高達 8 成。我們每天確實都有進行刷牙的動作,但深入了解後,發現多數人刷牙只是用牙刷牙膏隨便抹一抹,並沒有得到正確的刷牙觀念,誤認為產生薄荷的清涼感同等刷乾淨,如此一來,是無法有效清除牙齒上的牙菌斑!

「蛀牙的元兇,原來是牙菌斑惹的禍😮」

牙菌斑是什麼?牙菌斑是在牙齒表面逐漸沉積的生物薄膜,是由食物殘渣、口腔細胞、唾液及細菌堆積構成。當牙菌斑累積到一定厚度時,會阻隔牙齒表面的細菌與空氣接觸,此時唾液沒有辦法沖走細菌!因此細菌中的酸性物質會開始腐蝕牙齒表面,並造成齲齒(就是俗稱的蛀牙)。

而牙周病是由黏附在齒面的牙菌膜所引起。若無正確的刷牙習慣,牙菌膜長期積聚在牙齦邊緣,牙菌膜的細菌分泌毒素後,刺激牙齦、牙周膜和牙槽骨,進而導致牙周病的發生。

清除牙菌斑的方法:牙菌斑在初期時,質地柔軟,使用牙刷就能有效清除。重點在於牙齒與牙齦之間容易沉積食物殘渣,必須仔細清潔。牙齒後方不易刷到的地方,可搭配牙線使用。

以下告訴您正確的刷牙三大觀念,以及其他該注意的刷牙要領:

 

正確刷牙三大觀念

1. 牙刷刷頭傾斜45度

牙齒跟牙齦之間的縫隙是最容易堆積食物殘渣的地方,牙刷握柄傾斜45度,能夠更深入清潔縫隙,進一步降低牙菌斑滋生率。

2. 牙齒外側、內側、咬合面需要多注意

刷牙如果沒有先後順序,只是隨意帶過的話,容易忽略掉牙齒縫隙等細節。因此我們將牙齒初步概括分為三個部分,分別是牙齒的外側、內側以及咬合面,同時方便大家記憶,下次刷牙再也不用擔心哪裡沒刷到囉!

•  牙齒外側表面應該是大家最不會遺漏的地方,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大面積的齒面,並排牙齒之間的縫隙也要用刷毛仔細清理。

•  牙齒內側尤其是後排的牙齒,因為一般刷頭不易刷到,容易堆積牙垢。牙刷的選擇上,我們較推薦小刷頭的牙刷,方便刷牙同時能夠輕鬆到達口腔深處。

•  我們進食中最常使用到的部分就是咬合面,同時食物殘渣也最容易附著其中。上排咬合面因位於牙齒底部,可以將刷毛朝上,仔細清潔咬合面凹縫處。​​

3. 一次一到兩顆牙齒,小力來回刷10至15下左右最乾淨

您曾經有算過刷一次牙要花多久的時間嗎?其實仔細刷一次牙可是需要花上約3分鐘的時間喔。除了口腔內各處都需刷到之外,仔細清潔更是重要。市面上每支牙刷的刷頭大小各不同,一次適合刷的顆數也不一樣。刷牙最好是一次一至兩顆牙齒上下來回清潔,仔細將牙齒刷約10至15下左右。因每個人牙齒大小不同,可以依照自身牙齒大小決定一次刷牙的顆數,例如:大顆牙齒可以一次一顆慢慢刷,小顆牙齒可以一次兩顆刷牙清潔。

🔔小叮嚀:刷牙如果有出現小出血純屬正常現象,但如果是長期大量出血有可能為牙周病或其他口腔疾病,應諮詢相關牙醫診所。

(刷牙步驟圖)

結語

看完以上內容,相信您已經擁有正確的刷牙知識,只要秉持這三大觀念,並且仔細的刷牙,就能有效確保牙齒整體的清潔。如果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,歡迎轉貼給您身邊的親朋好友,把這重要觀念傳播出去喔。